? 電鑄加工,這是一種利用金屬的電解沉積原理來準確復制某些復雜或特殊形狀工件的特種加工方法。電鑄的金屬通常有銅、鎳和鐵3種,有時也用金、銀、鉑鎳-鈷、鈷-鎢等合金,但以鎳的電鑄應用廣。
?
電鑄層厚度一般為0.02~6毫米,也有厚達25毫米的。電鑄件與原模的尺寸誤差僅幾微米。
電鑄加工的主要用途是精確復制微細、復雜和某些難于用其他方法加工的特殊形狀工件,例如制作紙幣和郵票的印刷版、唱片壓模、鉛字字模、金屬藝術品復制件、反射鏡、表面粗糙度樣塊、微孔濾網、表盤、電火花成型加工用電極、高精度金剛石磨輪基體等。
塑膠模具電鑄加工的原理是什么??
在金屬成形中,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這種加工技術因其高復制進度和尺寸精度而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儀器儀表、精密零件等行業。作為一項技術,它受到了國內外制造業的重視。
1.原理:
原理類似于電鍍。兩者都采用電化學工藝實現成型。在母模上,通過電化學過程中的負面沉積現象沉積和分離金屬以制造金屬產品。
區別在于,電鍍主要是將基材結合在一起,產生牢固的涂層,使產品達到保護或裝飾的目的。
在DC電源的作用下,金屬鹽中的金屬離子會因為失去電子而變成金屬離子。
并不斷加入到模具液中,保持模具液的濃度基本不變;當母模上的模具層達到所需厚度時,模具層和母模分離,得到與母模相對的模具零件。
2.特點:
(1)工藝復制精度高,可復制復雜的輪廓和精細的溫度,復制的表面粗糙度可達0.1微米,無需拋光即可直接使用。
(2)模具腔使用壽命長,表面硬度可達35-50 HRC。
(3)加工步驟簡化,可實現一次成型,精整量很小。
(4)塑膠模具得到的金屬制品純度高,如塑膠模具銅,不僅純度高,而且導電性好,有利于電加工。
(5)缺點:金屬沉積速度慢,制造周期長。塑膠模具1 mm厚的產品時,簡單形狀需要3小時到4小時,復雜形狀的產品可能需要幾十小時。比如模具鎳,沉積需要一周左右。
3.工藝流程:
(1)模型制作:模型與型腔相對,制作模型使用的材料可以是鋁、銅、低碳鋼、低熔點合金等。
(2)表面處理:需要對母模進行清洗,去除污垢和油污,保證金屬離子能夠附著在表面。
(3)模具之前經過處理后,導線包裹后再進行連接。
(4)剝離強化:模具件成型后,需要用其他材料進行強化,因為強度比較低,容易變形。常見的加工方法如下:背好模套,然后脫?;蚣庸つz模具件。
4.實際應用:
由于其良好的機械性能,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和精密制造。而且可以不用其他特殊設備制造出各種篩網和濾網,可以得到各種形狀的孔,尺寸可以達到幾十毫米。
以上就是科航五金塑膠模具加工小編搜集整理到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